1921 年, 傅喜誠在宜昌東岳廟街開辦傅濟春藥店, 傅公有5個兒子榮興、忠興、道興、聯興、義興, 其中小兒子義興從小體弱,易受風寒,且患有一種鼻病,時常鼻塞、多涕。鼻塞的特點一是間歇性,即白天活動時鼻塞減輕,夜晚靜坐、寒冷時加重。二是交替性,即側臥時,居下側的鼻腔阻塞,居上側的鼻腔暢通。多涕,躺下后,鼻涕流入咽喉,起初誤以為是痰多,常服祛痰劑,終不見好,甚至開始頭疼頭昏。后來一位過來采藥郎中,聽聞后對傅公說,這種病俗稱“囔囔鼻”,可用蒼耳子搭配辛夷、金銀花醫治。但是蒼耳子本身是有毒性的,入藥的蒼耳子一定要經過處理的,炒制,煎制,不可直接用來服用。嘗試服用后發現通鼻效果顯著,發病次數有所下降。為了答謝這位郎中,傅公厚禮相贈,并讓幼子義興,拜其為師,駐店開方。
在傅濟春藥店后來的發展過程升級配方添加了野菊花、茜草兩味藥。為方便服用制成膏、丸等劑型,命名“鼻淵膏”“鼻淵丸”。當時鼻淵丸祛風宣肺,清熱解毒,通竅止痛之功效享譽川、鄂、湘等周邊地區,更有甚者聞方過來拜師學藥,外省患者遠路求醫,生意蒸蒸日上,各地藥店紛紛效仿(解放后被《全國中成藥產品集》收錄)。